8月1日8時36分,一列滿載貨物的班列,從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出發,向西奔赴10214公里外的德國漢堡站。當天,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的2014年第100列中歐班列開行儀式在鄭州舉行,鄭州至漢堡線路開啟中歐班列第100列征程。
首列中歐班列(重慶至杜伊斯堡)成功開行以來,鄭州、成都、武漢、蘇州等地城市也陸續開行了去往歐洲的集裝箱班列。中鐵集裝箱公司副總經理鐘成說,中歐班列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支重要物流通道,開行頻次、總載貨量、輻射地域等總體運營能力持續保持提升。
從鄭州開行的第100列中歐班列編組41輛,貨源來自廣東、浙江、江蘇等20個省份,有電子、輕紡、汽車配件、機電設備、機器人等,貨重600噸,貨值1000萬美元。
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明說,2013年7月18日首趟鄭州至漢堡中歐班列開通以來,隨著貨源不斷豐富,運輸頻次翻倍增長,實現每周兩班常態化開行,今年計劃開行100個標準班。
作為貫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歐班列,東牽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體,沿線人口規模接近30億,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物流通道。
素有“中國鐵路心臟”之稱的鄭州,憑借中歐班列(鄭州至漢堡),一躍成為中歐貿易重要樞紐城市。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王德榮說,中歐班列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經貿合作提供了一條史無前例的“快車道”,鄭州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正在形成全國貨物匯聚中原的“新磁場”。
截至目前,國內各地通往歐洲的集裝箱班列共計開行239列,其中2014年已經開行100列。今年以來,鄭州至漢堡線開行列次已占到全國總量的近30%,省外貨源占到總發貨量的70%,貨源覆蓋地超全國半數省、直轄市,居全國去往歐洲集裝箱班列首位。
8月1日起,全國去往歐洲的集裝箱班列統一更名為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2014年成績單
鄭州~漢堡
已開行28列
貨源主要來自河南、山東、浙江、福建等中東部省市。
成都~羅茲
已開行26列
貨源主要是本地生產的IT產品及其他出口貨物。
重慶~杜伊斯堡
已開行22列
貨源主要是本地生產的IT產品,已開始吸引周邊地區出口至歐洲的其他貨源。
蘇州~華沙
已開行15列
貨源為蘇州本地及周邊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液晶顯示屏、硬盤、芯片等IT產品。
武漢~捷克、波蘭
已開行9列
貨源主要是武漢生產的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以及周邊地區的其他貨物。